现在,一种普遍现象,就是在说不清楚什么是“乡愁”的情况下,却在大谈“乡愁”的若干宏观话题和实施“乡愁”项目实践——微观机制不清楚,对实践将是很大的盲动,造成巨大的损失。
如“乡愁”这样的人文现象,从方法论来讲,理论分析时应做出科学规范的定义,将其纳入既有学科的规范性分析体系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即获得相同话语口径,更才可与既有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体系相衔接,并接受其既有技术支撑,才可借用既有的各种“成果”对其的微观机制作出深入的解析和重构,比如心理学、行为科学、产业经济学等。
因此,对“乡愁”的学术研究,一定要具备足够多的跨学科知识和立体的分析体系,超越“乡愁”才能理解“乡愁”及其产业。做现代旅游研究,针对的是人的高级需求——精神需求,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,尤其是跨学科的整合性分析框架。
其实,“乡愁”在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里,已经有相关成熟的理论支撑,只是在那里不叫“乡愁”。
现代进化心理学和社会学有一个基本观点:人的全部动机都统一于两个最基础的动机(适应器):个体基因的保存和繁殖。
因此,在进化科学的视角里,文化、哲学等因素只是对这两个动机的不同表达而已。
可以这样理解“乡愁”——是人在进化中的一种“适应器”——就是人在面临复杂生存环境中,已经进化出这样一种机制:从过去的、熟悉的“资源库”中筛选“装备”——以快速适应和驾驭环境。
人的这种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生存方式有很多,比如:“择偶”、“应急”等,“乡愁”只是一种而已。
其实,严格地税,导致“乡愁”根本的原因不是空间的远近,而是人在面临复杂环境中时,已经进化出上述适应机制:从过去的、熟悉的“资源库”中筛选“装备”的一种情绪反应。只是,物理空间的远近,可以加剧从过去的、熟悉的“资源库”中获取筛选获取“装备”的难度——从而在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冲突。
可以想象:就是一直故土不离,我们也会产生“乡愁”——对过去的“怀念”——因为上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反复的“试错”,找到了这样一种可以较高效率解决我们的“生存和发展问题”的方式——“乡愁”——与完全采用陌生的“资源”相比较——而这样的方式通过自然选择遗传给了我们。
人的这种最深层次的动机,在潜意识地支配做我们每一个人——不管我们愿不愿意。
我们总是潜意识优先考虑利用“熟悉资源”的动机,是一种“遗传”特性——是上万年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——这在当时的环境下非常有利于生存和发展——但是,现在我们所处的“环境”发生了变化,这种遗传的“能力”可能对现在的我们有用,也可能没有用了——但是,即使现在对我们没有用,但我们依然会这样“惯性”的潜意识地去行动。
以上,就是我利用现代进化心理和社会学解读的“乡愁”的微观机制——其实,也适用于广阔的社会科学研究。
在这个视角下,人类无限丰富的“文化”和“行为”只是对以上相同两种动机的不同表达而已。
不过,我的主要任务是:将基础研究成果,演化成产业化项目——构建区域发展增长极。
为了做好产业化项目,我需要进行非常深入的基础学科研究。
我的每一个原创文旅项目的约70%的精力,需要进行主题性基础研究(跨学科)
如何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、如果实施产业演进,如何进行产业辐射管理,如何构建区域产业系统的核心能力,如何与其他区域实施产业整合协同——这个是我在基础文旅学科研究后,所需要继续前进的路径。
而至此,“乡愁”文旅项目的产业化逻辑就水到渠成——将我们每一个(群)人过去的,对未来建构具有积极价值的“历史素材”提炼出来,并运用现代“文创”开发技术,将其演绎成:唯一性权威性排它性的原创主题生活方式+原创产业体系——去推动目标人群的“人-家庭-社群-社会”升级孵化。
接着,沿着产业演进的范式,推动该项目的产业发动--辐射-升级,最终形成消费、行业、产业、历史文化、社会、政治、学术、区域发展模型等8大唯一性高度。
以上,就是我所从事的新一代孵化功能型文旅项目的战略路径。
我认为,“乡愁”问题,只是一个样本——可以揭示目前我们文旅学科研究的深度,方法论和科学体系的问题。